书法字帖
位置:首页 >> 书法字帖 >> 魏晋书法(第13页) (共2478篇)

魏晋书法(第13页):

  • 洛阳邙山地区为北魏皇室的墓葬地,曾先后出土过大批墓志。这些墓志的最大特点便是书体已是成熟的楷书,形体为斜画紧结;风格隽雅典丽,遒健庄重;笔法成熟,韵味涵泳;文体规范,书刻皆精,代表了当时主流书风的审美
    2024-09-12 16:14:50
  • 一弗为张元祖造像记拓片《龙门二十品》的第二品《一弗为张元祖造像记》(简称《一弗造像题记》)。正书,10行,一行3字。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是龙门二十品造像龛之一,下方邻比丘惠感造像龛,是龙门二十品中最
    2024-09-12 16:14:33
  • 《马鸣寺根法师碑》,亦称《马鸣寺碑》,北魏正光四年立于今山东省东安县大王桥。碑文正书共廿二行,每行卅字。碑额呈凸形,上方一行阴文“马鸣寺”三字,下方则为阳文“魏故根法师之墓碑”八字,碑文记载根法师一生
    2024-09-12 16:12:17
  • 北魏《元倪墓志》,全称《魏故宁远将军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楷书。19行,行22字。纵74厘米,横73.5厘米。民国初年在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曾归常熟曾炳章、昊兴蒋榖孙、番
    2024-09-12 11:02:36
  • 《马振拜造像题记》,全称《马振拜等三十四人为皇帝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十二。正书连额书“邑子像”可见一百二十八字。书法峻丽,别有风味。景明四(503)年八月刻。在古阳洞顶部。正书,9行,一行15字。额
    2024-09-12 11:00:26
  • 慈香造像记拓片《慈香造像记》,全称《比丘尼慈香慧政造窟碑记》。这是“龙门二十品”中唯一在古阳洞之外的一品,它位于老龙窝北面的慈香窑主佛下部偏南,造像年代也是二十品中最晚的,当于北魏孝明帝神龟三年(公元
    2024-09-12 10:57:26
  • 1965年11月山西大同市东南十三里的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出土。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每块木板高81.5厘米,宽20.5厘米,出土时共有5块,这是其中的两块。此为北魏早期墓葬,墓主人为司空琅邪康
    2024-09-12 10:56:02
  • 《刘怀民墓志》,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刻,墨拓,整纸折装。纵53厘米,横5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马衡先生捐赠品。此志原题“宋故建威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墓志铭”,刻于南朝刘宋大
    2024-09-12 10:54:11
  • 龙门二十品之《郑长猷造像题记》,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口上方南侧,共六龛,均为圆券形浅龛。分上、中、下三排,每排两龛,其大小不等。圆楣拱内刻卷草葡萄纹,主尊为交脚弥勒(已经残破)。左右二胁侍菩萨侍立。景明二
    2024-09-03 16:17:43
  • 龙门二十品之《元燮造像题记》,全称《魏圣朝太中大夫安定王元燮为亡祖等造像题记》。正书,可见九十五字,并有浅刻佛像二幅。书法峻美,结体古雅。正始(507)年二月刻。古阳洞南壁。正书,13行。一行9字。 
    2024-09-03 16:14:02
  • 太和十二年写本北魏时期,国家带动全民信仰佛教,其间虽然发生了太武帝拓拔焘灭佛事件,但对佛教的发展影响并不大。北魏孝昌元年(525),宗室元荣出任瓜州刺史,四年后晋封为东阳王。元荣统治敦煌地区20余年,
    2024-09-03 16:06:32
  • 王羲之草书《丘令帖》,也称其为《宅图帖》,四行,三十一字。此帖书法,运笔速度迅疾,爽爽有一种风气相生,天然而又洒脱。《大观帖》、《绛帖》、《澄清堂帖》亦收刻此帖。这是一通关於买宅田的尺牍。帖文大意为:
    作者:王羲之
    2024-09-03 16:01:51
  • 锺繇《荐季直表》墨迹照片和真赏斋本及其他刻本和王壮弘先生和锺繇《荐季直表》墨迹照片的发现传世的中国书法墨迹,多至不可胜数,其中有一件,光辉夺目,极为人注意,这就是锺繇的《荐季直表》。一九八四年第六期《
    作者:钟繇
    2024-09-03 15:59:41
  • 《元简墓志》,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誌石呈长方形,高73厘米,残宽33厘米,誌文正书8行,行18字,誌石右端残缺。1926年河南洛阳城西北高沟村出土,1939年于右任将其捐藏西安碑林。现藏西安
    2024-08-27 11:12:35
  • 龙门二十品之《高树造像题记》,全称《邑主高树、唯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题记》。正书十行,一行14字。可见一百三十九字,书法峻整劲健。景明三(502)年五月刻。在古阳洞北壁。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右侧,与步
    2024-08-27 11:11:16
  • 《曹恪碑》又名《曹枚乐碑》,楷书, 经折装, 墨纸尺寸: 25.3 x 15.8 cm。 民国拓本,书前衬叶有"堀越文库"(Horikoshi bunko)印记,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2024-08-27 11:09:24
  • 北魏《刘懿墓志》拓本,33.8×3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出土初拓本。第一行第十二字起至第十行第一字斜断一道。石清道光初年出土于山西忻县,曾归县人焦丙照,再归太谷温氏,1963年忻县王连喜捐赠
    2024-08-27 11:00:13
  • 王献之《授衣帖》向友人表达悲伤的心情,并对朋友的脚气和耳痛病表示关心。此帖属于行草书,但并非单个字的体式兼行带草,而是有些字属于行书,有些字属于草书,行书字势和草书字势交替出现,草书字多于行书字。王羲
    作者:王献之
    2024-08-27 10:58:33
  • 品名:淳化阁法帖(八) 晋王羲之飞白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飞白不能乃佳。意乃笃好。此书至难。或作。复与卿。
    作者:王羲之
    2024-07-22 17:20:33
  • 品名:宋榻大观帖(八) 晋王羲之遣书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羲之白。昨故遣书。当不相遇。知君还。喜慰。足下(一释「亦」)时行。想今善除。犹耿耿。仆时行以十一日而不除
    作者:王羲之
    2024-07-21 12:34:01
魏晋书法(第13页) 书法字帖 字帖网 www.ziti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