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书法(第11页):
- 王献之《送梨帖》,临写本 草书<二行十一字。释文:“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王献之《送梨帖》曾入清内府,图版为《三希堂法帖》摹刻。此帖草法凝重秀健而有法度。王献之《送梨帖》附柳公权跋,米芾《书史
作者:王献之
2024-09-23 16:47:58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拓本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乾隆戊戌(公元1778年)出土于曲靖县城南70里的杨旗田(今麒麟区越州镇)。咸丰二年(1852)移置曲靖城内,现在存于曲靖一中爨
2024-09-23 13:25:05 -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 选自上海图书馆藏《宝晋斋法帖-卷一》宋拓本。释文: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右襄阳米芾家藏,法书经梁、唐御府历代赏鉴之家传。
作者:王献之
2024-09-23 13:19:48 - 《元彬墓志》全称《汾州刺史元彬墓志》,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十一月二十一日刻,高53.CM,宽55.4CM,18行,行21字,共366字。1925年于河南洛阳城西北高沟村出土,曾归河南图书馆,现藏
2024-09-23 13:17:55 - 王献之《愿余帖》,草书,拓本释文:愿余上下安和。知婢日夕疏,慰意。育故羸,悬心。倪比健也。适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不宁。诸女无复消息。献之
作者:王献之
2024-09-23 13:17:32 - 《曹真碑》原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曹真碑》清拓,轴 (上)碑阳 76.6× 98.8cm (下) 碑阴 77.2×98.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曹真碑》,即《曹真残碑》,三国时魏国碑刻。碑阳刻字存2
2024-09-23 13:15:42 - 王羲之《其书帖》临本,纸本。3行,24字。草书。此帖为近代罗振玉收录于《贞松堂藏历代名人法书》,为敦煌文书中所见‘晋人尺牍’中的一件。释文:其书,遂不得付使人,想知之。然其有书,数载何以如此断绝耶。
作者:王羲之
2024-09-23 13:15:08 - 魏碑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为雄健浑厚、豪迈奇宕一路,诸如《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等;其二为温雅清逸、秀丽圆润一路,如《张黑女墓志》《穆亮墓志》等,便属这一风格的经典佳作。穆亮墓志刻于北魏景
2024-09-23 13:13:16 - 前秦《邓太尉碑》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前秦《邓太尉碑》,全称《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也称《郑宏道修邓太尉祠记》,俗称《邓艾祠碑》。前秦建元三年(367)刻,隶书,19行,行字不等,1972年入藏西
2024-09-23 13:10:34 - 《崔鸿墓志》,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刊。青石质,正方形,边长八十二厘米。志文魏书,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有盖,盝顶形,素面,已破碎。1973年冬出土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崔鸿夫妇合葬
2024-09-23 13:01:00 - 《郑文公碑下碑》初拓本《郑文公碑》,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所刻。书写者是郑羲的儿子郑道昭。当时郑道昭是兖州刺史,刚开始刻在天柱山巅
2024-09-23 11:02:37 - 《谷朗碑》,三国吴凤凰元年(272年)刻,墨拓,整纸裱轴。纵293cm,横108cm。马衡先生捐赠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称《吴九真太守谷朗碑》。隶书,三国·吴凤凰元年(272)立。纵176厘米,横7
2024-09-23 11:01:49 - 《丘哲墓志》葬于北魏永安元年(528),高、宽均四十五厘米,志文十七行,满行十九丰。529年(孝庄帝永安二年)立。1927年河南省洛阳城东北马沟村出土。于右任先生1938年捐藏西安碑林。释文:君讳哲,
2024-09-23 10:59:22 - 解伯达造像记拓片全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北魏太和间刻,正书。在古阳洞北壁。正书,14行,其中6,7,8行,一行3字,余皆一行5字。可见64字。龙门二十名品之一。此记具有笔力方峻、气势雄强的时代风气
2024-09-23 10:58:40 - 孙保造像记拓片《孙保造像记》,全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孙保造像题记》。约刻于太和,景明年间。在古阳洞顶部。正书,5行,一行6至12字不等。造像龛位于窟顶偏北侧,与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造弥勒像龛(邻近约
2024-09-23 10:56:07 - 《敬使君碑》又名《敬显隽修神静寺碑》、《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显俊碑》, 全称“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之碑”。东魏兴和二年(540)刻,正书,碑在河南长葛县。清乾隆三年出土,后移至陉山书院。《金石萃编》
2024-09-23 10:24:39 - 钟繇《白骑帖》,选自淳化阁帖-历代名臣法帖第二《白骑帖》释文:白骑遂内书,不俟车驾,计吴人权道,情怀急切。当以时月待取伏罪之言,盖不以疑相府小缘心吞若八九。
作者:钟繇
2024-09-23 10:23:38 - 南北朝(萧)梁萧思话书《节近帖》释文:“一月三日思话白,节近,说寒切,足下复何如?以何一涉道久当诸恶耶。示告望,近吾所患,犹尔思话白。”南朝人萧思话,兰陵人。父源,冠军,琅琊太守。思话官至征西将军,左
作者:萧思话
2024-09-19 10:26:42 - 索靖《皋陶帖》,宋拓《淳化阁帖》卷三,拓本墨纸,纵25.2cm,横13.1cm(半开)《皋陶帖》释文:载。妖遏臧,灾害莫告。咎皋陶惟士,绳罪报鞠。按城据号,裁割幸戮。羞屈愬漫,逆曲规想。辍寂斗争,会复
作者:索靖
2024-09-19 10:25:50 - 卫夫人《近奉帖》 又名《稽首和南帖》载于淳化阁帖游相本清晰版释文:“卫稽首和南。近奉敕写急就章,遂不得与师书耳。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锺繇,遂历多载。年廿著诗论,草隶通解,不敢上呈。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王羲之
作者:卫夫人
2024-09-19 10: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