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帖
位置:首页 >> 书法字帖 >> 魏晋书法(第5页) (共2473篇)

魏晋书法(第5页):

  • 东晋《司马芳残碑》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司马芳残碑》,一九五二年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下水道沟工程中,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出土时只有碑石上半,且已裂为三块。残长106厘米,宽98厘米。余文15行,共142字
    2025-03-13 12:59:49
  •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 它是 * 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 * 重要碑刻。清光绪年间(1880年前后)出土。在吉林省集安市东 4公
    2025-03-13 12:57:12
  • 《大楼炭经卷第七》北魏延昌二年(513),敦煌镇经生张显昌所抄写卷轴《大楼炭经卷第七》,水墨纸本,规格:26 x 381厘米,大英图书馆收藏。大楼炭经残卷第七题尾曰:延昌二年,岁次癸巳六月口口日,敦煌
    作者:张显昌
    2025-03-08 19:04:42
  • 三国曹魏著名碑刻《范巨卿碑》,全称《庐江太守范式碑》,三国魏青龙三年(235年)正月立。宋洪适《隶释》录碑全文,隶书,计19行,行33字。碑阴题名四列,一二列10行,三列11行,四列6行。额篆书“故庐
    2025-03-08 19:00:24
  • 下面来看看这个北魏石刻拓本北魏书法石刻《吴光墓志》民国拓本吳光墓誌,洛陽, 北魏熙平元年[516]8月26日葬,托裱摺葉,墨紙尺寸: 38 x 48厘米,民國拓本。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一些点画,外形呈弧
    2025-03-08 18:59:54
  • 宋拓《还示表》,传为王羲之临钟繇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昨疏还示帖》又称《还示帖》。刻于《淳化阁帖》中,小楷6行。是传世小楷中的上品、精品。最引人注目的是点法精湛,点、横、竖、撇、捺几乎都可以用点来代
    作者:钟繇
    2025-03-08 18:59:05
  • 西晋隶书碑刻《齐太公吕望表》又称《吕望表》,西晋太康十年(289)三月十九日刻。碑阳20行,每行30字,有竖行界格,碑阴21行,字有漫漶,碑额隶书“齐太公吕望表”。现存河南汲县显学。
    2025-03-08 18:56:52
  • 【释文】今日雨后未果奉状,想□能于言话,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妙绝无已,当其使转。与都下□信,戴适过于□也。羲之。《雨后帖》页,晋,传晋王羲之书,纸本,行草,
    作者:王羲之
    2025-03-08 18:40:52
  • 【释文】臣六代从叔祖梁中书令临汝安侯志书。一日,无申只□正属雨气方昏,得告深慰。吾夜来患喉痛,愦愦,何□晚当故造迟叙。诸惟□不□。王志《一日无申帖》,又称《喉痛帖》,行书,见于辽宁省博物院藏的《唐摹万
    作者:王志
    2025-03-08 18:39:59
  • 【释文】臣九代三从伯祖晋黄门郎徽之书。二日,告□氏女,新月哀摧不自胜,奈何奈何。念痛慕,不可任。得疏知汝故异恶悬心,雨湿热复何似,食不?吾牵劳并顿,勿复,数日还,汝比自护。力不具。徽之等书。姚怀珍,满
    作者:王徽之
    2025-03-08 18:28:28
  • 《十八日帖》,草书,东晋,王珉。王珉,晋(351—388),字季琰,小字僧弥。珣弟。少有才艺,善行书,名出珣右。时人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二人素齐名,世谓献之为
    作者:王珉
    2025-03-08 18:28:02
  • 东晋 沈嘉《十二月十三日帖》,草书。此帖用笔沉稳,点画的起、行、收都一丝不苟。点法精妙是此作一大特色。以对点为例同,第一行“首”、第二行“深”、第三行“仆、遣”、第四行“首”,绝无雷同,各有其美。此作
    作者:沈嘉
    2025-03-08 18:27:31
  • 《元羽墓志》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七月二十九日。纵55厘米,横51.2厘米,厚16.4厘米。十三行,行十五字。出土于河南洛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墓志石质,志文书元羽生平。元羽是北魏孝文帝
    2025-03-08 18:25:38
  • 兰草帖 原迹为明吴廷收藏 清时刻入《快雪堂帖》杨守敬《学书迩言》称“此帖沉着痛快,已开颜鲁公之先”。也有人认为,此帖平淡天成,而虚婉灵和,为王献之尺牍中“质量最好者”(见杨震方《碑帖叙录》)。
    作者:王献之
    2025-03-08 18:14:56
  • 齐白石篆刻作品册《齐老师治印宝谱》,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书。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生于1864年。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号白石。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色彩明快,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
    作者:齐白石
    2025-03-06 19:02:02
  • 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建。行书。30行,行83-88字不等,共二千四百余字。《金石萃编》载: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文共三十行。现藏西安
    作者:王羲之
    2025-03-06 16:52:53
  • 【释文】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远宦帖》,亦名《省别帖》。乃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
    作者:王羲之
    2025-03-06 16:44:04
  • 【释文】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见无复日,比告何喻?愿复尽珍重理。献之白。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纵25.3厘米,横24.0厘米。
    作者:王献之
    2025-03-06 16:41:47
  • 《胡母帖》(十七帖),草书,又名《永兴帖》。五行,四十二字。《十七帖》第十八通尺牍。《右军书记》无此帖录文。《鼎帖》、《二王帖》 、《戏鸿堂帖》 、《快雪堂帖》、《翰香馆帖》收刻。《宣和书谱》录有《永
    作者:王羲之
    2025-03-06 13:15:03
  • 【释文】(産婦兒萬留之月盡遣,甚慰心。)得袁、二謝書,具為慰。袁生暫至都,已還未?此生至到之懷,吾所(盡)也。(弟預須遇之,大事得其書,無已已。二謝云:秋末必來。計日遲望,萬羸,不知必俱不?知弟往別停
    作者:王羲之
    2025-03-06 13:12:35
魏晋书法(第5页) 书法字帖 字帖网 www.ziti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