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书法(第2页):
- 山东省境内有很多北朝时期的摩崖刻石,内容主要是佛经,另外还有一些题字和题名。摩崖刻经的风气盛行于北齐,北周灭掉北齐后继续镌刻,“四山摩崖”是其中最著名的刻石之一。“四山摩崖”是指位于山东省邹县境内的四
2025-03-28 10:10:36 - 此志书法点画丰腴舒展,结体翔动开张,其字形时有舛误,殆由石质松脆且镌刻仓促所致,然以此更见率意洒脱,不衫履之趣。全碑如下:北魏《李瞻墓志》,《李瞻墓志》全称《儒德李生之墓铭》刻于北魏正始五年(五零八)
2025-03-27 14:04:27 - 《瘗鹤铭》残片焦山摩崖石刻《瘗鹤铭》刻于南朝·梁(传)天监十三年(514年),陶弘景书。楷书摩崖。存90余字。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崩落长江中,南宋淳熙间挽出一石二十余字
2025-03-27 14:03:32 -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快雪时晴帖》,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原本只是王羲之致朋友的尺牍(短信)。在一场大
作者:王羲之
2025-03-27 14:03:08 - 魏尚书江阳王次妃石(婉)夫人墓志铭(永平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石婉墓志,全称《江阳王次妃石夫人墓志》。永平元年(公元感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立。楷书。十八行,行二十字。文为才女石碗(敬姿)作颂,不知何人所
2025-03-27 14:01:22 - 曹法寿《华严经》卷,书于公元513年,北魏,纸本,楷书,纵24.6cm,横817.5cm,共476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首尾完整。首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第卅四卷第卌一”。尾署“延昌二年岁次水
作者:曹法寿
2025-03-24 10:08:43 - 王羲之《寒切帖》纸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馆藏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
作者:王羲之
2025-03-24 10:04:28 - 曹操(传) 《衮雪》 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藏“衮雪”——褒谷摩崖石刻十三品之第一品,书体为汉隶大字。刻石原在褒斜栈道南端重要的隘口——褒谷口,褒水中巨大的皛石上,摩崖石刻整体呈长方形,宽148厘米,高67
作者:曹操
2025-03-24 09:59:25 - 北魏《魏故世宗宣武皇帝嫔墓志》,孝昌二年八月六日立。铭文:魏故世宗宣武皇帝嫔墓志夫灵曦垂曜,星月赞其晖;大人有作,椒庭翼其化。用能德充四宇,泽沾八表,斯则阴阳之极数,人事之嘉会。二仪以之成功,皇猷用之
2025-03-21 13:13:33 - 《墓田丙舍帖》释文:墓田丙舍,欲使一孙于城西,一孙于都尉府,此繇家之嫡正之良者也,兄弟共哀异之。哀怀伤切,都尉文岱自取口痛,贤兄慈笃,情无有已,一门同恤,助以悽怆,如何!《墓田丙舍帖》单刻帖,又名《丙
作者:钟繇
2025-03-21 13:13:12 - 北魏《元晖墓志》,为正方形,每边长75厘米,厚15厘米,刊于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原石现藏于西安碑林。此墓志于1924年由于右任先生从洛阳购得,1935年冬天由杨虎城将军为于右任运至西安。元晖字景
2025-03-21 13:11:57 - 《高昌墓表八种》包括《令狐天恩墓表》(墨书)《张买得墓表》(墨书)《麴弹那及夫人张氏麴氏之墓表》(墨书)《赵荣昌妻韩氏墓表》(墨书)《田绍贤墓表》(墨书)《任法悦墓表》(朱书)《王阁桂墓表》(朱书)《
2025-03-21 11:06:05 - 【释文】太子舍人王琰 牒。在职三载,家贫,仰希江 郢所统小郡,谨牒。 七月廿四日臣王僧虔启。《王琰帖》(又称《太子舍人帖》、《在职》),见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僧虔书,唐摹本。高
作者:王僧虔
2025-03-21 11:05:21 - 陆机(261一303年),字士衡,吴郡(今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三国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因曾任平原内史,故称“陆平原”。陆机和其弟陆云在文学上都很有成就,被称为“二俊”。陆机是
作者:陆机
2025-03-21 11:04:43 - 《丧乱得示二谢帖》是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本纸右端钤有日本桓武 * (737-806)的“延历敕定”朱文印。原帖为卷子,现改装为轴,为“丧乱帖”
作者:王羲之
2025-03-21 10:52:46 - 【释文】彥先羸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爲慶。承使唯男,幸爲複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複來,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量之邁前,勢所恒有,宜□稱之。夏伯榮寇亂
作者:陆机
2025-03-21 10:48:01 -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
作者:王羲之
2025-03-21 10:46:25 - 太美了,王羲之集字对联10幅!一承书圣兰亭风范,心摹手追,体势俊逸。如清风明月,如轻舞云烟;含蓄健秀,平和自然。欣赏之,如沐春风,沁心养神。
作者:王羲之
2025-03-19 10:53:32 -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川刺史始平公造像记》。北魏太和二十年(498)刻于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是著名的魏碑代表作《龙门二十品》之一。《始平公造像记》全文为阳文,十行,行二十字,字间有
作者:朱义章
2025-03-19 10:53:13 - 王羲之草书《适太常帖》,拓本,五行,四十一字。《宣和书谱》定名为《太常司州帖》。此帖是王羲之尺牍中涉及时人最多的一件。计有太常、司州、领军、大奴等四人。太常乃王彪之(305-377),王彬第二子,其为
作者:王羲之
2025-03-19 10: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