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行书《赤壁图卷题诗》
作者:赵秉文 行书 2025-05-13 16:59:52
【释文】追和坡仙赤壁词韵。清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倾,四顾粘天无 壁。叩枻长歌,姮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淡淡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乘云,从公归去,散此麒 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正大五年重九前一日,书于玉堂之署。秉文。
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墨迹,纸本,原图纵高51.9厘米,横长697.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卷书法笔力遒劲,大气磅礴,自然生动,功力非凡,是金代书法的佳构。
赵秉文存世墨迹《追和坡仙赤壁词韵》,是题在朱锐《赤壁图卷》之后的,书风雄强,笔法犀利,很有米芾行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的韵致。在用笔上,中锋为主,不避侧锋,下笔注重逆藏,且自然得体,不露痕迹,时用隶书的逆顿起笔,使笔画显得厚重沉稳。如作品中“乘”字的长横,“箫”字的长横等。但顺锋下笔以至两端出锋的笔画也不少,说明作者用笔多变、不囿成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于笔画转折处多用提笔,甚而笔锋提高纸面,形成笔断意连之势,如作品中的“鸿”、“从”、“归”、“此”、“安”“明”、“重”、“书”等字。这使得赵秉文的行书用笔有很强的节奏感。以”此”字为例,该字从左边短竖下笔,转折处提笔欲断,再接写横画,然后以牵丝与两短竖相连。而两短竖又有区别,第一笔顺锋下笔,两端出锋,第二笔顿笔落锋,以牵丝挑出,这样两短竖;分别与前后的笔意相连,而它们之间反而是分开的。然后末笔承前笔意,以舒放而又谨慎的笔法收束,整个字显得一波三折,节奏明快,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再如“山”字,这个草体字在别人的笔下,大多是首笔一气呵成,然而赵秉文在这一笔中却安排了两个小的停顿,使两处转折节奏鲜明,笔锋犀利。这些地方充分表现了赵氏用笔的特色。至于“明”、“月”等字的竖钩,“云”、“壶”等宇的横钩,都有略带夸张的停顿转换,这些笔法,显然来自米芾和王庭筠。
在结体上,这幅作品天骨开张,大气磅礴,明显受黄庭坚的影响,尤其像“乘”、“安”、“重”、“书”等字的长横,是黄书中常见的笔画。而像“散”、“发”、“断”等字,酣畅舒展、淋漓尽致,更是有着黄庭坚草书信手挥洒,纵横捭阉的神韵。
书至宋朝,专尚意态,书家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尤其行书,成就更为突出。苏轼的清俊姿媚,黄庭坚的郁拔遒健,米芾的沉着飞扬,无不表现了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王庭筠继承米芾,用笔锋出八面,变化无方,书风沉雄顿快,流畅华滋,赵秉文在王庭筠的基础上,又吸取了苏东坡的飘逸奔放,黄庭坚的浑厚洒脱,取诸家之长,陶铸镕冶,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此作品的创作年代为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赵秉文时年已69岁,已书风成熟,进入“人书俱老”的境界,然而这幅作品却不是纯技巧的堆砌和卖弄,而是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澎湃的激情,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活力,能以其纯朴的真诚和鲜活的生命脉冲拨动读者的心弦。只是从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作者高屋建瓴的气魄和驾轻就熟的智慧,充分展示了作者的非凡功力。故而元好问评价赵秉文书“如本色头陀,学至无学,横说竖说,无非般若”。


猜你喜欢:
- 品名:秘阁帖(七) 南朝陈王公干前至帖分类:法帖作者:王公干书体:草书时间: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陈司徒王公干书。(楷书)。前至诸□故佳。省足下书。意甚佳也。时公平安。无
2023-05-27 02:40:11 - 品名:清唐岱画墨妙珠林(申) 倣米芾山水分类:绘画作者:唐岱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63.3x42;对幅:63.3x42;
2024-07-28 05:25:20 - 品名:清李鸿章致小湖三月廿日函分类:法书作者:李鸿章书体:行草书数量:一笺语言:汉文释文:小湖弟十八日来书。阅悉。各军甫经分扎。勋军锅帐锹锄尚未至开。不知何日到营。木城树枝能否扼住。殊为悬心。寄谕迭饬
2024-05-22 22:57:24 -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传), 纸本,册装,每页29.3×14.2厘米, 日本私人藏。《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为日本所藏,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京都小川为次郎,现为小川为次郎之子小
2024-07-16 10:05:42 - 品名:明顾绣八仙庆寿挂屏(一)南极仙翁轴分类:丝绣数量:一轴藏品尺寸(公分):66.2x48.5;
2024-03-10 19:34:50 - 品名:元王振鹏画手卷 (五)分类:绘画作者:王振鹏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30.3x45.9;
2025-04-30 12:56:55 - 品名:秘阁帖(四)册分类:法帖书体:楷书时间: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数量:一册:二十二开(本幅二十二开四十四幅)语言:汉文释文:秘阁帖第四。晋中书令王献之书。(第一幅)。宣和二年三月一日奉圣旨摹勒
2023-09-04 19:59:13 - 品名:大观帖(四) 唐虞世南贤兄帖分类:法帖作者:虞世南书体:草书时间: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贤兄处见临乐毅论。便是青过于蓝。欣抃无已。数愿学耳。世南近臂痛废书。不堪𫌨缕
2021-05-12 21:45:35 - 品名:元缂丝崔白杏林春燕轴分类:丝绣数量:一轴藏品尺寸(公分):104.8x41.5;
2024-09-28 23:45:48 - 严复 《行书八言联》, 纵167.6 ,横38.5厘米, 纸本,行楷书,福建博物院藏。上联首题“南冠仁兄雅属”上联为“五岳归来不厌邱壑”,下联为“百史读遍方知马班”。末署“严复”,钤白文“
2025-04-30 1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