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书法(第6页):
- 【释文】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爲江東步兵。後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紜,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疑缺“
作者:欧阳询
2025-03-20 11:41:47 - 《昭仁寺碑》,贞观四年(630)刻。楷书四十行,行八十四字。石仍完好,在陕西长武县。为唐太宗纪念战死将士而建。朱子奢撰文,无书人姓名,历来传为虞世南书,但众说纷纭。宋郑樵、明赵崡均定为虞书,清王澍则谓
作者:虞世南
2025-03-20 11:40:23 - 【释文】卜商讀書畢,見孔子。孔子問焉,何爲於書。商曰,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卜商读书帖》,唐,欧阳询书,纸本,册页,纵25.7cm,横16
作者:欧阳询
2025-03-20 11:39:32 - 【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怀素《苦笋帖》卷,草书,绢本,无年款。纵25.1厘米,横1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苦笋帖》文字不多,总共才l4字,字圆锋正,精练流逸。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那娴熟
作者:怀素
2025-03-20 11:39:20 - 元拓卫景武公李靖碑 《李靖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仆射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司徒并州都督卫景武公之碑并序》,亦称《卫景武公碑》。许敬宗撰,王知敬正书。此碑为昭陵陪葬碑之一。在陕西醴
作者:王知敬
2025-03-20 11:38:36 - 【释文】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柳公权《蒙诏帖》,821年,高26.8厘米,长57.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鉴藏印有宋“绍兴”、“瑞文图书”、“贤志赏”,
作者:柳公权
2025-03-20 11:38:26 - 欧阳询的草书《千字文》(残卷)拓本从“比儿”起至全文结束,每行10字,计65行,650字,前文缺失。该帖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载萧(子云)永(智永)之柔懦,拉羲(之)献(之)之筋髓,此之诸势,出于自得,
作者:欧阳询
2025-03-20 11:37:10 -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 白麻纸本 包首锦为宋紫钤鸾鹊谱缂丝 纵25.7厘米 横82.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片由书友逍遥法外扫描制作此卷是孙过庭三十八岁时所作,通篇以今草书为主,掺以章草,草法
作者:孙过庭
2025-03-20 11:24:16 - 隋《解方保墓志》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附录:读隋《解方保墓志》(作者:张安兴)《解方保墓誌》於一九九九年出土於西安市南郊的長安縣一帶,具體出土位置不詳,二年為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誌石高50厘米,寬49.5
2025-03-20 11:21:03 -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一部伟大的佛教经典,全文仅260字,却囊括了600卷《般若波罗蜜经》的精华核心,是古今未来一切菩萨成就无上智慧的必修之法,值得反复书写、阅读、体悟。欧阳询小楷《
作者:欧阳询
2025-03-20 11:19:51 - 颜真卿陋室铭释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作者:颜真卿
2025-03-20 11:19:26 - 欧阳询行书《仲尼梦奠帖》,本帖无款印,纸本 25.5×33.6CM,七十八字,书法笔力苍劲古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qu
作者:欧阳询
2025-03-20 11:16:34 -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 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
作者:颜真卿
2025-03-20 11:06:52 - 颜真卿《祭伯父文稿》宋甲秀堂拓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又称《告伯父文稿》,全称《祭伯父濠州刺史文》。自署书于乾元元年(758年) ,行草书,文稿一篇。凡36行,计410字。原刻早佚,见宋《甲秀堂帖》本。此
作者:颜真卿
2025-03-20 11:04:19 - 李邕《叶有道碑》明翻刻本 每半开22.5×11cm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自署立於唐开元五年(七一七)三月八日。行书,原石已佚,有明翻刻本传世。剪裱拓本,每半开22.5×11厘米。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
作者:李邕
2025-03-20 11:03:42 - 【释文】世南闻大运不测,天地两平;风俗相承,帝基能厚;道清三百,鸿业六超;君寿九宵,命周成算;玄无之道,自古兴明。世南。虞世南《大运帖》,拓本,楷书,25.7×43厘米。《淳化阁帖》卷四收录。上海博物
作者:虞世南
2025-03-19 12:23:19 - 《石台孝经》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立。此碑以四块高各590厘米,宽各120厘米,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李亨篆额。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孝经亭内。碑文隶书追汉隶风规又小变其法,丰腴爽利,
作者:李隆基
2025-03-19 12:21:56 - 徐铉(传)篆书《千字文残卷》,纸本,纵27.7厘米,横上90.5厘米,横下81.2厘米。黑龙江博物馆院藏。此《千字文》非徐铉真迹,实为宋人伪托。据《石渠宝笈》著录,此件篆文中有数处避宋代皇帝名讳或嫌名
作者:徐铉
2025-03-19 12:21:27 - 自从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写经书法应运 而生,以至于成为除壁画、造像艺术之外又一 绚丽夺目的宗教文化胜景。《 转轮圣王经》此卷前后题跋共有十八处,从中可以看出,欣赏者不乏知名人物,如元代仇远,明代韩逢禧,
作者:钟绍京
2025-03-19 12:16:52 - 他叫裴休,比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柳公权小13岁。他们曾经联手留下一块书法刻碑。此碑立于唐大中九年(八五五)十月,由裴休撰文并书写,柳公权篆额。碑现存陕西户县草堂寺。此碑笔笔谨严,清劲潇洒,结构尤为精密
作者:裴休
2025-03-19 12: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