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隶书《跋赵孟頫书陶诗》
作者:虞集 楷书 2025-03-19 16:27:20
虞集《跋赵孟頫书陶诗》纸本隶书 32.7×45.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该册页前段赵孟頫草书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第六首,后接虞集隶书跋:
“我朝书法当以松雪斋为第一,今观所书陶靖节诗,笔力痛快,无一点尘人俗气,继羲、献之后者,其在斯人与?乌乎!主人为予宝之。蜀人虞集。”
左下钤安岐“安仪周家珍藏”及他人诸方藏印,《墨缘汇观》著录。
此跋虽仅仅六行五十四字,却几首可以体现元人隶书的最高水平。元人书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表现在其他书体如真草,特别是篆书上,多偏重于复古,道流溯源,但隶书则偏重于守法。隶书起于秦而兴于汉,上承篆书,下启真(楷)书,由于更适应于笔法的丰富变化,从而使书法艺术开始脱离对文字变迁的依附地位而逐渐走向自觉发展,所以为历代书家所重视。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强寓款软”,它的蚕头雁尾、左波右磔的特点仍是篆书“委备”的含蓄存在,所以汉隶自有其淳古厚重的自然。但由于汉魏之后,楷、行书替代隶书成为通行书体,因此,这以后的隶书往往带有楷书笔画横平竖直的特点。这样就造成了隋唐以后隶书的平直呆板,古人所谓“世代压之,不能高古”就是指这种特点。试看元代书家吴睿、褚奂、俞和等人的隶书可知。再加上元人隶书不同于篆书的溯源,而是从隶书成熟甚至有些程式化的蔡邕、梁鹄、钟繇取法,有时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显得平板、单薄和雕琢。
虞集隶书前人称之为“人品高、取法古”。从此帖观之,虽笔划劲实,未脱元人笔意轩轾,但结态疏宕、体势错落,同取法于魏晋隶书的整齐化一而显刻板者自有不同,尚存东汉隶法高度成熟前的隶书典型。故陶宗仪称其“古隶为当代第一”是有所根据的。所以,虞集隶书墨迹虽仅此一跋,却在元代书法史上有特殊的价值。因此,虽为题跋,却应作独立而且重要的元人法书介绍。


猜你喜欢:
- 品名:民国董作宾甲骨文题丁鹤庐题画梅诗轴分类:法书作者:董作宾;Tung Tso-pin书体:甲骨文时间:中华民国四十一年(1952)数量:一轴语言:汉文释文:春光先自占。高处益分明。岁暮日南至。雪深
2021-07-18 02:30:07 - 品名:清汪由敦书曹植七启册分类:法书作者:汪由敦书体:楷书时间: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数量:一册:十三开(本幅十一开十一幅,前副叶二开)语言:汉文释文:昔枚乘作七发。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辩。辞各美
2024-04-15 21:08:58 - 品名:清恽寿平山水册分类:绘画作者:恽寿平数量:一册:九开(本幅八开八幅,后副叶一开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3.3x27;后副叶:22x26.4;
2024-07-26 15:18:23 - 品名:明人便面书册(一) 文嘉行草七言诗分类:法书作者:文嘉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暮春三月鸟关关。乘兴来登湖上山。碧浪差差浮翠霭。道场隐隐结苍鬓。已无莲宇荒筠外。犹有洼罇蔓草间。莫讶临风
2023-09-03 15:12:46 - 《丧乱得示二谢帖》是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本纸右端钤有日本桓武 * (737-806)的“延历敕定”朱文印。原帖为卷子,现改装为轴,为“丧乱帖”
2025-03-21 10:52:46 - 品名:元吴镇墨竹谱 小坡竹石分类:绘画作者:吴镇时间: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40.3x52;
2024-07-25 06:54:01 - 品名:宋拓大观帖(二) 晋郗愔远近帖分类:法帖作者:郗愔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远近何也(一释「地」)。王右军竟去不。付石首干一节。
2022-12-14 17:11:46 - 品名:宋搨武冈帖(四)册分类:法帖数量:一册:三十四开(本幅三十四开,第三十四开一幅,余每开二幅,合计三十四开六十七幅)语言:汉文释文:法帖第七。晋王羲之书二。(第一幅)。法帖第八。晋王献之一。(第三
2021-06-13 23:18:18 - 品名:唐颜真卿刘中使帖册分类:法书作者:颜真卿;Yan Zhenqing书体:行草书数量:一册:二十一开(本幅一开一幅;幅前四开四幅;后副叶十开十一幅;幅后四开四幅;夹片二开二幅)释文:近闻刘中使至瀛
2022-03-22 18:52:51 - 品名:淳化祖帖(六) 晋王羲之小佳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小佳。更致问一一。适修载书平安。
2021-11-14 05: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