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帖
位置:首页>> 书法字帖>> 宋朝书法>> 吴琚行书《识语并焦山题名》

吴琚行书《识语并焦山题名》

作者:吴琚 行书 2025-04-25 16:27:13

吴琚《识语并焦山题名》纸本行书 32.8×44.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杞宋文献不足。而礼无所取证。先圣悯之。今观唐李氏谱牒命誥。宛然具存。迺知来裔善守其家者如此。揽卷為之三嘆。时淳熙岁丙午中秋后四日。书於淮东摠餉官舍。延陵吴琚。九月廿六日。

焦山题名。延陵吴居父。解组襄阳。汝阴孟子开临邛常叔度。皆一时秩满。联舟东下。泊紫金山。越三日。来浮玉观新建飞仙亭。又三日。绝江而南。绍熙辛亥季秋丙寅题。

这幅吴琚的“书识语并焦山题名”,是拼合了“观李氏谱牒”、“焦山题名”二帖而成。两帖在内容上并无关联,书写的时间也有差异。前者是吴琚在淳熙十三年(1186)时,追记观唐代李氏谱牒所题的跋文中,感叹谱牒应受重视的一段文字。后者则是录抄了他在绍熙二年(1191)赴官襄阳的途中,于焦山所题写的文字。焦山位于镇江,是长江上的一座岛丘,由于景色优美,许多文人书家多曾在此留下珍贵的墨迹。

他善作诗词,也精於书法,常常受到南宋孝宗的赏识与召唤。吴琚的书法,除了常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之外,又学米芾,甚至到了形神肖似的地步。

这幅书迹虽然均为小字行书,但字字写来,笔画之提顿跃动感十足,顿挫有致,墨色变化丰富。字之结体也非方正,常有偏斜体态,字态倾斜生姿,这也就是有所峻峭处的特色。整篇行气,虽然较米芾的书风含蓄,但通幅纵恣自如,也有一股潇洒意气。

其他资料:

吴琚(活动於公元12世纪末期),字居父,号云壑,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吴益(1124-1171)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陈傅良(1137-1203)在太学时,琚执弟子礼,惜名畏议,不以皇室外戚自骄。颇受孝宗(1163-1188在位)赏识,常召以论诗作字。乾道九年(1173),特授添差临安府通判,歷尚书郎,庆元年间(1195-1200),官镇安军节度使,其后除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寧宗初年,知鄂州,再知庆元府。嘉泰二年(1202)位至少师,諡忠惠。本件皆署年款,可為其生平提供两项繫年资料。其「主漕计总军餉」於淮东,时孝宗淳熙十三年岁丙午(1186)。解组襄阳时光宗绍熙二年辛亥(1191)。孝宗崩逝,光宗(1188-1194在位)以疾不能执丧,共与赵如愚定策立寧宗。亦长於外交,出使金国,金人嘉其信义,称其「南中使惟吴琚言可信。」(註1)目前存留作品,以淳熙末年(1174 -1198)至绍熙(1190-1194)初年為主。本件前后行书两则,也分别属於这段时期。

吴琚书法,自钟繇(153-230)、王羲之(307-365)奠基,然后世评论,均谓其书法绝类米芾(1051-1107)。从存世书法所见,的确彷彿米芾,不分轩輊,甚至误认為是米芾所书。董其昌(1555-1636)谓:“吴琚书自米南宫外一步不窥,京口北固山有天下第一江山牓书,即其笔也。始於都下见七言律诗一帖,不款姓名,但有云壑居士印,偶阅经籍志,云壑集吴琚撰,知為琚书。”(註2)是以张丑(1577-1643)又谓:“今世有米礼部书用云壑印者,皆吴手笔,鑑家不可不知也。”(註3)案本院藏吴琚书《七言绝句》,无款有“云壑居士”印,是以订為吴琚,為存世唯一宋书轴装。

北宋政和间,王彦辅(生卒年不详)撰《麈史》“姓氏条”,即感嘆“谱牒不脩也久矣,晋东渡五胡乱中原,衣冠流离而致然也。”(註4)是以《识语》一则,有“三嘆”之意。《焦山题名》,案焦山江苏省镇江县东江中,与金山对峙,二山皆名浮玉山。焦山又作譙山,為东汉末年处士譙先(光)避乱扬州隐居地,山因以名。嘉定《镇江志》卷二十一,载有吴琚有《念奴娇》一闕,為《题浮玉石山》(註5)当是此次游踪所记。 (王耀庭)

註1:生平资料参见脱脱等,《宋史》卷四六五,(臺北:商务印书馆,景印百纳本,1967),页7。

註2:董其昌,《容臺别集》卷四,收录於《容臺集》,《明代艺术家集刊》(臺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68),第四册,页1978-1979。

註3:张丑,《清河书画舫》申集(臺北:学海出版社,1975),页48上。

註4:王彦辅,《麈史》卷下,「姓氏」条,收录於《笔记小说大观》(臺北:新兴书局,1975),第六编二册,页1。

註5:词载唐圭璋编,《全宋词》(臺北:明伦出版社,1980),第四册,页2204。 文见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宋代书画册页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页251-252。

【资料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琚行书《识语并焦山题名》

吴琚行书《识语并焦山题名》

吴琚行书《识语并焦山题名》

标签:吴琚,行书,识语并焦山题名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宋广草书《风入松词轴》 纸本, 1379年作, 纵101.7cm, 横33.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底停骖。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试朝衫。
    2025-03-28 17:37:59
  • 苏轼《江上帖》又称《邂逅帖》,9行,58字。为苏轼行至金陵写给世交杜孟坚的书信,散淡,俊逸,刚正,高洁,乃东坡传世墨宝之绝响。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
    2025-03-31 14:22:57
  • 品名:明人罗汉像附董其昌书 罗汉(三)分类:绘画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5.2x21;
    2024-04-02 12:49:59
  • 品名:元吴镇以介眉寿 墨梅(六)分类:绘画作者:吴镇数量:一幅
    2025-01-11 02:34:37
  • 品名:宋拓大观帖(七) 晋王羲之荀侯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荀侯佳不。未果就卿。深企怀耳。安好音信。那云(一释「明公」、「那可」)愚得归洛也。计介解有悬。休寻。
    2022-12-02 05:21:59
  • 品名:民国马公愚石鼓文镜片分类:法书作者:马公愚藏品尺寸(公分):106.2x30.2;全幅:136.7x43;
    2022-12-26 04:00:48
  • 品名:清李鸿章书白居易尺牍诗轴分类:法书作者:李鸿章书体:草书数量:一轴语言:汉文释文:若不坐禅消忘想。也应纵酒放狂歌。不然秋月春花夜。其奈闲思往事何。白乐天尺牍诗。少荃李鸿章。藏品尺寸(公分):11
    2022-10-22 02:46:04
  • 赵孟頫书法长卷《归去来并序》,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作。纸本,纵46.7厘米,横453.5厘米。共48行,行10字左右。卷前有其弟所绘陶潜像一幅并有题记,并盖有“古鉴阁中铭心绝品”、“经协久远期无
    2025-03-19 16:36:57
  • 品名:群仙图(二) 王琼来乘青麟分类:绘画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59.6x40.4;对幅:59.6x40.4;
    2024-10-16 18:15:48
  • 品名:秘阁帖(五) 晋王恬得示帖分类:法帖作者:王恬书体:草书时间: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晋中书令王恬书。(楷书)。得示。知足下问。吾故不差。殊劣劣。力不具。王恬白。(草
    2021-10-15 08:10:38
手机版 书法字帖 字帖网 www.ziti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