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穀祥《行书韩、苏文四首卷》
作者:王穀祥 行书 2025-04-17 18:01:19

王穀祥《行书韩、苏文四首卷》,纸本行书,创作于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书写了韩愈《进学解》、韩愈《师说》、苏轼《说稼(稼说送张琥)》、苏轼《日喻》四篇,尺寸: 29.2×49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说稼(稼说送张琥)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日喻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款署:
右韓蘇二公文四首。先賢之格言,後學之藥石也。余姪孫虬以此紙索余書進學解,因并書遣之,虬妙年好學,有志上達,試玩繹而體驗之,當必大有所得,豈曰小補一石乎哉。嘉靖丙辰七月望後,穀祥志。(后为文嘉跋)
【资料来源】《中国法书全集》-14-明3(文物出版社)


猜你喜欢:
- 品名:明祝允明诗翰卷分类:法书作者:祝允明;Zhu Yunming书体:行书数量:一卷语言:汉文藏品尺寸(公分):第一幅:25.5x48.8;第二幅:26x56.4;第三幅:25.7x56.3;第四幅
2023-10-27 14:02:50 - 品名:清戴衢亨画岁朝衍万图 五凤晴云分类:绘画作者:戴衢亨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13.5x32.7;
2024-04-03 07:05:01 - 元 邓文原行书《跋定武兰亭序》(宋拓定武柯九思本),即邓文原50岁时所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此兰亭真刻,用薄纸打:故字美肥,然意度具足,无毫发街遗,鉴者当自得之。大德丁末秋前十日邓文原观于暨
2025-03-24 12:40:24 - 品名:清袁子久致曹七少老爷函分类:法书作者:袁子久书体:行书数量:一笺语言:汉文释文:祈携至禹州。面交勿失为感。曹七少老爷惠启。袁子久椷托。藏品尺寸(公分):18.5x8.5;
2023-10-05 15:48:38 - 品名:元王振鹏画柯九思写豳风图卷分类:绘画作者:王振鹏;柯九思数量:一卷藏品尺寸(公分):53.3x893.6;拖尾:53.3x96.5;
2022-05-09 12:56:39 - 品名:清吴云行书七言联轴分类:法书作者:吴云书体:行书数量:二轴语言:汉文释文:政用疏通合典则。地分清切任才贤。杜少陵句。愉庭老人吴云。藏品尺寸(公分):132.8x28.6;全幅:169x33.5;
2021-07-31 22:10:35 - 赵佶《草书千字文》描金云龙笺 31.5×1172cm 宣和四年(1122年)辽宁省博物馆藏【释文】(按每行注释)千字文天地元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
2024-10-21 10:37:46 - 品名:清三希堂法帖(六) 宋高宗书千字文分类:法帖作者:宋高宗书体:行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宋高宗书。(楷书)。千字文。天地元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
2024-06-28 01:16:09 - 战国中期 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竹简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战国中期 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竹简一九七八年湖北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十,年代為战国中期,约当楚宣王或威王时(公元前340年前后)。今藏湖北
2024-09-10 16:12:06 - 品名:宋眉山苏氏三世遗翰 苏过书赠远夫诗分类:法书作者:苏过书体:楷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赠远夫。眉山苏过。忠献活邦国。名与崧岱尊。凄凉几年后。赠印王其门。远夫天下士。秀气钟玙璠。从来万夫杰。不
2023-02-28 1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