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书法(第2页):
-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
作者:李阳冰
2025-04-06 13:51:47 - 书谱卷,纸本,纵:26.5 公分,横:900.8 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卷卷首题:「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卷尾题:“垂拱三年写记”。内容主要为书学体验、书谱撰写要旨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作者:孙过庭
2025-04-06 13:50:38 - 颜真卿楷书《竹山堂连句》是鲁公传世不多的墨迹之一。虽然这幅作品没有其他传世作品的名气大,但《竹山堂连句》有一个其他作品都没有的特点——它记录的是一次雅集。这件作品记录的是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朋友潘述
作者:颜真卿
2025-04-06 13:50:02 - 欧阳询 (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
作者:欧阳询
2025-04-01 11:12:01 - 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刻,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西安出土。撰文者为蜀王杨秀,隋文帝第三子,董美人为其爱妃,病逝时年方十九,杨秀撰文以表哀悼,此墓志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布局平正疏
作者:杨秀
2025-04-01 11:10:53 - 李阳冰,字少温,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生卒年不详。好古,善属文,他曾为缙云令、当涂令,集贤院学士,晚年为将作少监,韩退之称曰李监是也。令当涂,李白往依之,赠以诗曰:“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
作者:李阳冰
2025-04-01 11:09:08 - 唐代文宗皇帝李昂曾下诏书,以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可见书法家张旭当年真是明星大腕。唐代韩愈对他的书法曾大加夸赞:“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
作者:张旭
2025-04-01 11:08:11 - 欧阳询楷书《皇甫诞碑》,此碑书法用笔、结体及字形具有北齐风格,骨气劲峭,法度严整。明王世贞说:“率更书《皇甫君碑》,比之诸碑尤为险劲。是伊家兰台发源,然兰台《道因碑》,笔笔带批(隶法),得之家学也。”
作者:欧阳询
2025-04-01 11:05:05 - 2007年8月,西安碑林博物馆专家马骥在友人处见到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的《夫人元苹墓志》拓片,志文言简意赅、清晰明了,饱含深切怀念之情,读后使人动容。此碑的出土也让后人第一次看到了韦应物的书法。楷法严
作者:韦应物
2025-04-01 11:03:52 - 道光十四年(1888年),陕西蒲城出土一个一字不损的墓志,正书,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共一千二百九十二字,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立。我们先看几个高清放大的单字:此志书法结字谨严,用笔劲利,神采
2025-03-31 14:01:47 - 此志文字结体严谨、平整,笔画精到而又舒展有度,与《不空和尚碑》相比,没有其灵动稳健、起伏统一之感,更多是稳重,犹如谦谦君子,含而不露,惟在一些起笔、收笔、折笔的处理上略显锋芒。全文因是徐浩自己所撰,所
作者:徐浩
2025-03-31 14:00:41 - 唐人草书心经,35.0×200.0厘米,明拓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唐人书,卷末有朱文钧跋,流畅洒脱,气神完足。跋曰:此石在陕西西安相传为右军书,其实非也,盖开天以后书耳,访碑
2025-03-31 13:58:22 - 九成宫醴泉铭(醴音lǐ, 醴泉意甜美的泉水)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陕西宝鸡麟游县)。现位于麟游县杜水之阳九成宫遗址,建有碑亭,现为中国国宝级文物。碑高2.7米,厚0.27米,上宽0.8
作者:欧阳询
2025-03-31 12:44:38 - 《破邪论序》虞世南小楷书,日本三井高坚收藏,全文收入《虞秘监集》及历代书 * 著中,传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书舍人虞世南撰并书”“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二种。但此帖有人疑为伪迹,如清代学者姚鼎认为
作者:虞世南
2025-03-31 12:37:05 - 《陆柬之书文赋》,唐陆柬之书,行书。此卷流传有绪,有赵孟頫、李倜、揭傒斯、危素、宋濂、孙承泽等人跋记。帖中“渊”、“世”等字均作缺笔,盖避唐代帝王名讳之故。帖后无余纸,名款己失,卷前引首有明代李东阳篆
作者:陆柬之
2025-03-31 12:33:48 - 《张翰帖》也称《季鹰帖》、《张翰思鲈帖》,属于原《史事帖》的一部分,是欧阳询仅存的四件墨迹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
作者:欧阳询
2025-03-31 12:31:37 - 《房玄龄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国太尉并州都督》。碑额阳文篆书“大唐故左仆射上信国太尉梁文昭公碑”十六字。褚遂良书。贞观二十口年七月立,碑在陕西醴泉昭陵。左仆射房玄龄死于贞观二十二年
作者:褚遂良
2025-03-31 12:22:14 - 【释文】仲尼梦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龄,具不满百。彭祖资以导养,樊重任性,裁过盈数,终归寂灭。无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归丘墓,神还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
作者:欧阳询
2025-03-31 10:43:48 - 《萧思亮墓志》,唐景云二年(711年)刻,墨拓,剪裱册八开半。每开纵29厘米,横27厘米。马衡先生捐赠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志为唐景云二年(711年)二月十五日刻。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西安。小楷书笔
作者:颜惟真
2025-03-31 10:42:43 - 此碑文28行,行59字。篆额阳文12字。碑文内无年月,据前人考之,为高祖武德时立,又谓贞观初立,宋时尚在咸宁鸣犊镇。碑阴有宋皇祐三年(1051年)刻“复唯识廨院记”。碑侧原刻花纹,宋时右侧已刻题名。以
作者:欧阳询
2025-03-30 1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