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帖
位置:首页>> 书法字帖>> 隋唐书法>>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作者:柳公权 楷书 2025-03-09 11:49:55

柳公权《原道碑》 楷书 大中5年(851) 10月

唐大中5年10月12日,柳公权正书。

【释文】: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於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於其口,而又笔之於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迸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叁。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迸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於叁代之后,不见黜於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於叁代之前,不见正於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於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之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於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享。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大中五年辛未十月十二日,柳公权正书。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标签:柳公权,楷书,原道碑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品名:元明人词翰 周伯琦书笔说分类:法书作者:周伯琦书体:行楷书时间: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字书以纪事。纪言。而圣贤之心。学在焉。世代既殊。书体各异。然非笔无以著之。
    2023-06-19 15:57:32
  • 品名:淳化祖帖(三) 晋刘超如命帖分类:法帖作者:刘超书体:行楷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晋刘超书。超死罪白。如命。皆令有本末。保任。然后受随宜分处。谨白。
    2023-01-16 19:52:41
  • 品名:清前贤法书 刘墉行草书分类:法书作者:刘墉书体:行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柳公权尝瓜帖)瓜一颗。时新第一。割而尝之。味又甘好。以表汝之孝也。汝书一行。极佳为慰。告世四娘。诚恳。(张旭草书
    2021-07-02 20:44:01
  • 品名:清三希堂法帖(九) 宋林希书尺牍分类:法帖作者:林希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宋林希书。(楷书)。希启。前日辱屈临。感刻感刻。归圣兄弟并入开宝。睿遂当独偞奈何。天清一室速治之。开宝舍。
    2021-08-07 17:18:29
  • 品名:宋榻大观帖(二) 晋郗愔廿四日帖分类:法帖作者:郗愔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廿四日。愔报。比书想悉达(一释「连」、「违」)。日凉弟佳不。及数字。愔报。
    2021-06-09 08:05:21
  • 品名:淳化祖帖(二) 晋王珣三月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珣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三月四日珣顿首。末冬众感。得七月书。知问定何如。就弊忧之。劣不具。王珣顿首白。
    2023-01-02 13:04:08
  • 品名:平远山房法帖(二) 宋张即之书尺牍分类:法帖作者:张即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棐茗皆山中珍品。拜况感铭。二文欲累以恶札。采佩此意。笔冻手□。恐未能即承命也。即之和南。大□和尚老禅师
    2023-09-13 06:43:59
  • 品名:折扇成扇分类:成扇藏品尺寸(公分):全长:29.2;
    2024-08-01 15:57:22
  • 品名:元赵孟頫书前后赤壁赋 册分类:法书作者:赵孟頫书体:行书数量:一册:九开(本幅九开十六幅)语言:汉文释文:(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2023-09-13 21:27:07
  • 品名:清董邦达秋山访友图轴分类:绘画作者:董邦达数量:一轴藏品尺寸(公分):90.4x95.2;
    2024-08-21 04:49:35
手机版 书法字帖 字帖网 www.ziti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