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藻行书《深慰帖》
作者:林藻 行书 2025-03-27 09:49:48
林藻《深慰帖》翻刻版原拓 年代不详
林藻生卒年不详,字纬乾,小名遂奴,福建莆田县人。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登明经第。七年(公元791年)中进士,是闽举进士之第一人。少有奇志,刻苦业文,读书于灵岩精舍。初授容州(今广西北流)支使,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岭南节度副使,终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使。林藻与其胞弟林蕴都以善书闻名,成为唐德宗贞元时期名书法家和文学家。林藻的书法学颜真卿,尤擅长于行书,极得智永遗法,笔意萧疏古淡,意韵深古,其书作杂于魏晋书法艺林之中;难辨真伪。传世有《深慰帖》。明初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称:“林藻行书,婉约丰妍,出入智永之域。”林藻的书法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秀妍之气,而近与杨凝式书法,前人书评中多有称道他的书法艺术。其诗作收录于《全唐诗》中。
《深慰帖》为行草横幅,整幅作品清秀舒展,气韵贯通。其笔迹以颜体为主,融进诸家的韵味,墨彩沉厚。博大之中,不乏峻拔的气概。其用笔精细,笔笔精良不涩滞,经得起挑剔或推敲。用笔特点是委婉圆润,线条多呈弧形,且变异无常,有方笔,有圆笔,行笔流畅,笔锋的提按富有节奏感,中锋轻点,侧锋取势,强化墨韵。对繁杂字,他轻描淡抹,意随笔到,纤细得如同蚕丝;在用墨上,能根据字形特点及章法的表现需要,或浓或淡,或轻或重,竭力营造一个畅达自然的韵致。他的作品布局挺有趣味,并非机械式的排列,而是左颠右斜,上下之间,时而紧挨相叠,时而拉开截断。但能笔断意连,丝丝相扣,整体章法显得十分灵动快活,潇洒飘逸,神采飞扬。《深慰帖》被董其昌收入《戏鸿堂群帖》中。
释文:
辱问,知所苦已减退,深慰也。承廿七日发,时热如此,疾未全瘳,冒犯而行,得否善自度之。如料气力未禁,何如改告,别作逗留。愿审己而动,勿使道路重复,转更栖遑。藻那日送欧阳回,至横灞,便属马脊破,烂溃特甚,不堪乘骑,数日来都不出入。虽不得数至问疾,常令问中和,知减损,将谓程宽,且将息,不知发日顿近,明後闲暇,得鞍乘,当奉诣,未际预悬离别之恨恨也。拙序不足奉扬盛美,过言见谢,无乃外欤!崔、郑、欧阳诗付往,章八元、陈羽各有一篇,未能取得,续附也。诸公处申意,寻当与达,即冀展奉。无复寒暄,不宣。藻拜手,廿三日。郭郎少公执事。先所仗写文卷,闲垂捡出,续令住取,谨问。


猜你喜欢:
- 品名:折扇成扇分类:成扇藏品尺寸(公分):全长:29;
2023-10-02 18:42:05 - 品名:民国溥儒行书五言律诗镜片分类:法书作者:溥儒藏品尺寸(公分):115.6x35.6;全幅:141x50.1;
2021-02-21 23:55:38 - 《瘗鹤铭》残片焦山摩崖石刻《瘗鹤铭》刻于南朝·梁(传)天监十三年(514年),陶弘景书。楷书摩崖。存90余字。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崩落长江中,南宋淳熙间挽出一石二十余字
2025-03-27 14:03:32 - 宋拓《还示表》,传为王羲之临钟繇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昨疏还示帖》又称《还示帖》。刻于《淳化阁帖》中,小楷6行。是传世小楷中的上品、精品。最引人注目的是点法精湛,点、横、竖、撇、捺几乎都可以用点来代
2025-03-08 18:59:05 - 品名:民国陶芸楼等瀛海彩珠 (二十五)分类:绘画作者:张李德和时间:中华民国四十七年(1958)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3x27;全幅:31x62;
2024-08-29 09:44:07 - 品名:纨扇画册 元盛懋秋溪钓艇分类:绘画作者:盛懋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6x27.3;
2024-07-23 22:11:45 - 卫夫人《近奉帖》 又名《稽首和南帖》载于淳化阁帖游相本清晰版释文:“卫稽首和南。近奉敕写急就章,遂不得与师书耳。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锺繇,遂历多载。年廿著诗论,草隶通解,不敢上呈。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王羲之
2024-09-19 10:25:17 - 品名:毛诗品物图考(一) 浸彼苞蓍分类:绘画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53.5x30.4;
2023-09-11 11:07:20 - 品名:清乾隆墨迹(一) 曲江对酒分类:法书作者:爱新觉罗弘历藏品尺寸(公分):28.3x17;全幅:35.8x44.8;
2021-09-04 23:04:53 - 唐玄宗李隆基《鹡鸰颂》,疑双钩本,或出自宫廷书手。纸本。纵26厘米,横192厘米。行书,40行,计337字。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部曲将印”、“晋府图书”、“吴廷”、“石渠宝笈、
2025-03-25 16: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