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帖
位置:首页>> 书法字帖>> 隋唐书法>>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作者:李隆基 隶书 2024-09-17 10:48:37

唐李隆基《纪太山铭》刻石,又称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手撰书。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25厘米,除“御制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文词典雅,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

碑文:

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安夫难安,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于大川。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衡蔗尹,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佥谋,唱余封禅。谓孝莫大于严父,谓礼莫尊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肆余与夫二三臣,稽虞典,绎汉制,张皇六师,震叠九宇,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顺也。

《尔雅》曰:“泰山为东岳。”《周官》曰:“兖州之镇山。实为天帝之孙,群灵之府。”其方处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自昔王者受命易姓,于是乎启天地,荐成功,序图录,纪氏号。朕统承先王,兹率厥典,实欲报元天之眷命,为苍生之祈福,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设坛场于山下,受群方之助祭;躬封燎于山上,冀一献之通神。斯亦因高崇天,就广增地之义也。

乃仲冬庚寅,有事东岳,类于上帝,配我高祖,在天之神,罔不毕降。粤翌日,禅于社首。侑我圣考,祀于皇陵,在地之神,罔不咸举。暨壬辰,觐群后。上公进曰:“天子膺天符,纳介福。”群臣拜,稽首,千万岁,庆答欢同,陈诚以德。大浑叶度,彝伦攸叙,三事百揆,时乃之功。万物由庚,兆人允植,列牧众宰,时乃之功。一二兄弟,笃行孝友,锡类万国,时惟休哉。我儒制礼,我史作乐,天地扰顺,时惟休哉。蛮夷戎狄,重译来贡,累圣之化,朕何慕焉;五灵百宝,日来月集,会昌之运,朕何感焉。凡今而后,儆乃在位,一王度,齐象法,摧旧章,补缺政,存易简,去烦苛,思立人极,乃见天则。於戏!天生蒸人,惟后时意,能以美利利天下,事天明矣;地德载物,惟后时相,能以厚生生万人,事地察矣。天地明察,鬼神著矣。

惟我艺祖文考,精爽在天,其曰:“懿余幼孙,克享上帝。惟帝时若,馨香其下。”丕乃曰:“有唐氏文武之曾孙隆基,诞赐新命,缵戎旧业,永保天禄,子孙其承之。”余小子敢对扬上帝之休命,则亦与百执事尚绥兆人,将多于前功,而毖彼后患。一夫不获,万方其罪予;一心有终,上天其知我。朕维宝行三德,曰:慈、俭、谦。慈者,覆无疆之言;俭者,崇将来之训;自满者人损,自谦者天益。苟如是,则轨迹易循,基构易守。磨石壁,刻金记,后之人听词而见心,观末而知本。

铭曰:维天生人,立君以理。维君受命,奉天为子,代去不留,人来无已。德凉者灭,道高斯起。赫赫高祖,明明太宗,爰革隋政,奄有万邦。罄天张宇,尽地开封,武称有截,文表时邕。高宗稽古,德施周溥,茫茫九夷,削平一鼓。礼备封禅,功齐舜禹。岩岩岱宗,敬我神主。中宗绍运,旧邦惟新。睿宗继明,天下归仁。恭已南面,氤氲化淳。告成之礼,留诸后人。缅余小子,重基五圣,匪功伐高,匪德矜盛,钦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诚动天,福我万姓。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奕奕,或禅云云,其迹不见,其名可闻。祗我文祖,光昭旧勋。方士虚诞,儒书龌龊,佚后求仙,诬神检玉。秦灾风雨,汉污编录,德未合天,或承之辱。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

大唐开元十四年岁在景寅九月乙亥朔十二日景戍建。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标签:李隆基,隶书,纪太山铭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品名:大观帖(八) 晋王羲之遣书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羲之白。昨故遣书。当不相遇。知君还。喜慰。足下时行。想今善除。犹耿耿。仆时行以十一日而不除。如此日便成委顿。
    2021-11-12 11:29:08
  • 品名:清允禧山水 渔溪分类:绘画作者:爱新觉罗允禧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14.2x9.1;
    2022-11-11 07:13:19
  • 品名:历代集绘 元王蒙松溪钓隐分类:绘画作者:王蒙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30.7x22.8;
    2024-07-29 00:18:26
  • 品名:明人书画扇(贞) 明周天球行楷书诗分类:法书作者:周天球书体:行楷书时间: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第一首)新秋凉气微。大火犹蒸濩。不知当庭树。何由中销落。葺葺梁间垒
    2022-04-16 18:01:40
  • 品名:清杨大章仿刁光胤写生 秋葵奇石分类:绘画作者:杨大章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34.8x38;
    2025-01-29 09:38:27
  • 陆游《桐江帖》,纸本行书, 32.7×34.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游皇恐再拜。拜违道义,忽复许时,仰怀诲益,未尝一日忘也。桐江戍期、忽在目前盛暑非道涂之时,而代者督趣甚切,不免用此月下浣登舟
    2024-09-16 16:29:52
  • 品名:无名氏画山水 归樵分类:绘画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8.9x29.3;
    2022-02-06 04:45:20
  • 品名:清梁鼎芬致颂鲁初二日函分类:法书作者:梁鼎芬藏品尺寸(公分):20.8x23;
    2023-12-05 16:37:51
  • 品名:民国谢公展牡丹郑曼青行书成扇分类:成扇作者:谢公展;郑曼青时间:画幅: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数量:一柄:二面藏品尺寸(公分):18.4x45.2;全幅:31.5×45.5;
    2022-01-14 21:36:11
  • 杨维桢《赠装潢萧生显序卷》 纸本 27×76cm 北京翰海 2010春季拍卖会文翰咸集专场【释文】赠装潢萧生显序淞之装潢家,无虑百十。类以时艰废业,且徙于他伎。独城东萧生显者,守世业不易。余每佣其工,
    2025-03-07 18:47:27
手机版 书法字帖 字帖网 www.ziti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