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篆书《泰山刻石》
作者:李斯 篆书 2024-08-20 10:05:49
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据清道光八年(1828年)《 泰安县志》载,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的有146字,漫灭剥蚀了76字。明嘉 靖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当时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
嘉庆二十年(1815年),泰安旧尹蒋因培带领同邑柴兰皋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尚存10个字,遂将残碑嵌于岱顶东岳庙壁上。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东岳庙墙坍塌,泰安知县徐宗干“亟索残石于瓦砾中”,嘱道人刘传业将残石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庙碑墙内,并写跋记其经过。光绪十六年(1890年),石被盗,县令毛大索十日,得石于城北门桥下,后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1910年)知县俞庆澜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在岱庙环咏亭造石屋一所,将秦泰山刻石及徐宗干的跋和自己写的序共3石嵌于石屋内,周围加铁栅栏保护。1928年迁于岱庙东御座内,修筑一座门式碑龛,将以上3石垒砌其中。建国后,于碑龛正面镶装玻璃保护。
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1987年泰安市博物馆复制秦刻石全文立于岱庙后寝宫。
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元赫经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筋,曲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岱史》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 书法世莫能及。”鲁迅认为秦泰山刻石“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此刻为一级文物藏品。
《泰山刻石》以29字拓本,10字拓本较为常见,传世拓本当以明人无锡安国所藏宋拓本为最早,计存165字,此藏本于昭和十五年(1940)七月一日,由中村不折氏(1866-1943)购自晚翠轩。另一本存53字,亦流至日本,上海艺苑真赏社,日本《书苑》,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等均有影印,秦刻石中,仅此与《琅琊台刻石》为真,余皆后人摹刻。
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品名:清陈澧书行书扇面册页分类:法书作者:陈澧书体:行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芦桥复柳桥。芦枯柳可爱。不厌春与秋。主人客有待。洞庭生白波。陇首起黄云。渔舟雾里见。羌笛月中闻。宋人诗。掖垣四兄雅鉴。
2022-07-12 13:51:39 - 三国·魏《毋丘俭纪功碑》公元1906年, 吉林集安乡民筑路发现曹魏安邑侯平定 * 反叛纪功。 碑系赭红色含石英粒岩石凿刻而成,发现时只残余全碑之左上角,表面光洁,碑阴亦作修琢。残长39厘米、宽30厘米
2024-11-13 16:19:24 - 品名:明太祖御笔(二) 谕占巴国王分类:法书作者:朱元璋书体:行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朱书)谕占巴国王。使臣自占巴回。备言王之情状。一切作为。甚非子孙之福。实造子孙之祸。何以见子孙之祸。盖为王
2021-05-05 17:01:44 - 品名:淳化阁法帖(八) 晋王羲之不大思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不大思其方。不见可久理。而任之者悠然。此可叹息。
2023-12-27 10:38:41 - 品名:民国符铸岁寒三友轴分类:绘画作者:符铸时间: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数量:一轴藏品尺寸(公分):177.3x95.5;全幅:249x110.5;
2024-06-18 02:17:07 - 品名:清永瑢画山水 溪桥绿净分类:绘画作者:爱新觉罗永瑢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19.6x10.8;
2024-07-30 12:23:36 - 品名:清王翚水村图轴分类:绘画作者:王翚时间: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数量:一轴藏品尺寸(公分):170.7x49.2;
2022-10-04 02:06:55 - 品名:唐左龙武将军张源墓志铭墨拓本轴分类:拓片书体:楷书数量:一轴语言:汉文释文:唐故云麾将军左龙武将军九原张公墓志铭并序。河东进士□□制。集贤院上柱国吕通书。猗夫乘问气□淳精扇。风云荡河岳。体五行之
2021-02-07 09:18:28 - 品名:宋榻大观帖(八) 晋王羲之采菊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不审复何似(一释「以」、「比」)永日。多少看未。九日当采菊不。至日欲共(一释「其」)行也。但不知当晴不耳
2024-04-10 19:13:42 - 品名:明张经画山水 层楼高会分类:绘画作者:张经时间: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8.4x21.9;
2023-11-12 20: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