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中行书《土母帖》
作者:李建中 行书 2025-04-27 10:56:05
【释文】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笼子,封全咨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门所出者,复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历头,贤郎未检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难商量耳。见别访寻稳便者,若有成见宅子又如何?细希示及咨。孙号西行少车,今有旧车,如到彼不用,可货却也。
《土母帖》,李建中书,行书,纸本,纵三一·二厘米,横四四·四厘米。10行,行104字。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此帖原为建中《六帖卷》之一帖,首行下角“子”、“封”两字之间有“畏”字编号,原为明代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所藏。据《大观录》所载,六帖为《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屯田帖》、《左右帖》和《斋古帖》。
建中一生经历了五代、宋几个时期,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唐诗文体凡屡变,晚季虽不逮,但书历三百年,犹有贞观、永徽以来的风骨气韵。建中虽在宋初,其书法去唐未远,犹有唐代余风,达到从五代至宋过渡时期的高峰。宋初书坛已显殃复归晋人的风气,始肇于五代书家杨凝式和对宋初书法有影响的李建中。杨李二人书法均已有追踪晋人、融合晋唐书风为一体的迹象。其后经蔡襄以已意融晋、唐人书为一炉,不拘一法而法自在,达到“以意驭法”境界。宋书至苏轼、黄庭坚始一大变,承唐继晋,上接五代,有宋一代尚意书风才真正成熟。
建中学欧阳询书而不寒瘦,《土母帖》行书,少数字用草法,用笔中锋,行笔沉著稳重,法度严谨,深得欧书神韵。结体凝重,字形以纵长为主,因势纵横,功力娴熟。章法行距宽疏,字距拉开,行气清新浓郁,格调高雅,气度雍容。字里行间虚实得体,字形大小、长短、疏密有致。线条粗细交出,枯笔运用自然。“耳”字字形修长,悬针渴笔,欹斜略左,独具韵味,在全篇中有点睛之妙。书风与唐、五代相近,上追晋韵而清丽圆润,姿态横生,甚得二王笔意。但仍稍见拘谨,右见建中初合晋唐书风而尚未成熟,但对开启宋代书法亦自有功,建中传世墨迹甚少,此帖是其行书佳笔,颇为后世所珍重。


猜你喜欢:
- 品名:大观帖(六) 晋王羲之诸从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修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间然。诸
2022-05-01 01:17:42 - 品名:垂裕阁法帖(八)(荒) 宋蔡襄楷书分类:法帖作者:蔡襄书体:楷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宋蔡襄书。作字士者余事。而名比彝鼎。自昔书家学之累年。其庸志亦勤矣。然非功德风节可以高视天下。虽窃一时之
2021-03-07 21:28:15 - 品名:唐宋名缋 五代梁关仝两峰插云分类:绘画作者:关仝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6.9x22.3;对幅:26.9x22.3;
2021-08-18 12:14:36 - 品名:大观帖(七) 晋王羲之多日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七月六日。羲之白。多日不知问。邑邑。得二日书。知足下昨问耿耿。今已佳也。
2023-03-30 09:17:17 - 品名:澄清堂帖 晋王羲之八日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八日羲之顿首。多日不知君问。得一昨书。知君安善为慰。仆比小差。而疲剧。昨若耶观望。乃苦舆上隐痛。前后未有此也。然
2022-08-10 20:24:12 - 品名:清陈枚画耕织图 分箔分类:绘画作者:陈枚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6.5x29.6;图片上方:11.4x29.6;
2022-09-14 23:52:01 - 品名:清刘墉行楷书 书唐杜甫赠李白分类:法书作者:刘墉书体:行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秋来相顾尚飘蓬。未赋丹沙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刘墉款题)试砚书。石庵居士。藏品尺寸(公分)
2023-10-13 00:21:54 - 品名:清关槐健节恒春轴分类:绘画作者:关槐数量:一轴藏品尺寸(公分):162.5x81.3;
2024-08-22 04:48:38 - 品名:唐释怀仁集王圣教序墨拓本册分类:拓片作者:王羲之;朱静藏(镌刻)书体:行书时间:唐高宗咸亨三年(672)数量:一册:十九开(本幅十九开十九幅)语言:汉文释文: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弘福寺
2024-07-09 15:35:56 - 品名:北宋搨绛帖(三) 晋王羲之乐毅论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行楷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乐毅论。夏侯泰初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论之。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廻而难
2021-09-18 10: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