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隶书《刘熊碑》
隶书 2024-07-15 10:17:49
《刘熊碑》宋拓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全称《汉酸枣令刘熊碑》,郦道元《水经注》作《酸枣令刘孟阳碑》,欧阳修《集古录》称《俞乡侯季子碑》。汉代隶书碑刻。碑无年月,有碑阴,石久佚。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酸枣城(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北十五里)有县令《刘孟阳碑》”,是关于《刘熊碑》最早记载。此后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相继著录,南宋洪适《隶释》复详记碑之全文(只有少数字残缺),可见此时碑尚未断毁。据洪氏所记,原碑共23行,行33字。后碑断,残存两块。后此两块残石也已不存。1915年金石家顾燮光访得碑阴残石一块,存字8行,计63字;残石侧面有宋人题记。顾燮光潜心研究金石碑刻,著有《刘熊碑考》。此残石现存河南省延津县文化馆。
刘熊,系东汉光武帝刘秀之玄孙,做过酸枣县令。
碑无书者名氏,唐诗人王建题此碑云:“苍苔埋字土埋龟,风雨销磨绝妙辞;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遂致后人多以为蔡邕书,实际是一种附会。南宋洪适疑之,明都穆信之,迄无定论。书法古逸秀劲,风格略近《史晨》、《曹全》。
此碑近世流传拓本有三:一为刘鹗旧藏本,整纸未剪,存原碑上段残石起首十五行,行约十二字,下段残石末起二十三行,行十七字。曾归端方,后归衡永。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本图)。一为范懋政旧藏本,经剪裱又恢复成整幅大轴,与刘本同为两残石合拓。现藏故宫博物院。一为沈树镛旧藏本,为原碑下半截残石托本翻刻本,中华书局曾影印。
《刘熊碑》(宋拓本)上片
《刘熊碑》(宋拓本)下片
标签:东汉,隶书,刘熊碑


猜你喜欢:
- 品名:明人尺牍下册 沈天启尺牍分类:法书作者:沈天启书体:行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书十九首者多矣。以枝山为王履吉者为最。今已刻停云馆帖中。足下聚狐之腋。而欲不佞以狗尾续耶。勉书塞命。奠百谷先生礼
2023-01-12 19:49:03 - 品名:明王宠书杂诗卷分类:法书作者:王宠时间: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数量:一卷语言:汉文释文:牛首山。终南望咸阳。少室迩京洛。神宇壮维藩。佳气郁环崿。兹山河𡷾崒。川岭丽绣错。攅蹙亘千岩。萦纡盘万
2024-04-06 08:02:39 - 品名:清王原祁仿黄公望笔意轴分类:绘画作者:王原祁时间:清圣祖康熙四十六年(1707)数量:一轴藏品尺寸(公分):85.2x44.7;
2024-08-25 12:27:55 - 朱耷楷书古诗册页, 资料来自于《中国书法》1998.5。释文:夜梦想见容晖。良人唯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旣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乘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徙倚
2024-07-18 09:45:34 - 品名:明王问诗帖册分类:法书作者:王问书体:草书时间: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数量:一册:十二开(本幅十一开十一幅,后副叶一开一幅)语言:汉文释文:浩渺五湖西。巑岏万峰里。种橘能轻千户侯。浇花惯
2022-02-21 11:00:00 - 品名:宋榻大观帖(六) 晋王羲之定听帖分类:法帖作者:王羲之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定听(一释「登」)他母子哀此。遂不还。可令未也。
2024-05-01 16:15:49 - 苏轼《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行书,30.3 X 4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是苏轼谪居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陈季常是苏轼老长官陈希
2025-03-29 10:47:48 - 品名:明董其昌书画合璧 烟峦林屋分类:绘画作者:董其昌书体:草书时间: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原缺)。玄宰。藏品尺寸(公分):
2024-11-28 15:30:09 - 曹法寿《华严经》卷,书于公元513年,北魏,纸本,楷书,纵24.6cm,横817.5cm,共476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首尾完整。首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第卅四卷第卌一”。尾署“延昌二年岁次水
2025-03-24 10:08:43 - 品名:宋拓大观帖(四) 唐欧阳询五月帖分类:法帖作者:欧阳询书体:行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五月中得足下书。知道体平安。吾气力尚未能平复。极欲知君等信息。比忧散散。不可具言。不复。欧阳询顿首顿首。
2021-05-14 00: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