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隶书《武氏祠画像题记》
隶书 2024-09-05 10:09:53
《武氏祠画像题记》拓本(部分)
《武氏祠画像石》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为黄易挖掘出土。旁有隶书题记。现存1069字,为汉代刻石书法字形较小的作品之一。清方朔跋此石书法云:“汉隶小者甚少,小而精且多者尤不多见”
相关资料:
《武氏祠画像石》东汉画像石。在山东嘉祥城南武宅山。过去曾称“武梁祠”,是东汉武氏家族墓前武梁、武荣、武班、武开明石祠及双阙的总称。其中武梁祠为最早,它是从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开始,历经几十年营造的,石祠画像由孟孚、李弟卯等石匠刻成。画像石的内容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神仙怪异,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等,是研究东汉后期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画面采用减底阳刻(即平面浅浮雕)的手法,突出人物形态,用阴刻线条来刻画人物的衣褶和五官等,造型粗犷古拙,艺术风格雄健浑朴。像旁有隶书题记。
《武氏祠画像石》,现存共记43块,隶书题记现存1069字,是目前有明确纪年的重要和最著名的一批汉代祠堂画像石资料。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氏祠及双阙仍在原地保存。
《武氏祠画像石》早在宋代时就已经被发现,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金石录》、文学家欧阳修的《集古录》都对此做过记录。后来又经过了多次的洪水漫淤,石室被湮没地下。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在济宁做官的金石学家黄易等人亲自到这里寻找,第一次发现了三个石室以及汉碑、汉阙等,后又陆续发现了许多画像石,并进行了发掘清理。这批石刻艺术的重新问世,以其鲜有的“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标签:东汉,隶书,武氏祠画像题记


猜你喜欢:
- 杨沂孙《篆书节录礼记内则四屏》,165×41.5cm×4 ,1875年, 重庆博物馆藏。释文: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般革,汝般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
2024-11-06 08:26:47 - 品名:清汪鸣鸾致鞠裳十二日函分类:法书作者:汪鸣鸾书体:行书数量:一笺语言:汉文释文:送□禀稿一纸。又致子诚信一函。祈酌用。弟需借明角或玻璃排须灯数台。红纱宫灯四盏。大圈椅四把或六把。供(点去)红垫须
2023-02-03 03:03:21 - 品名:明人画扇 明项圣谟竹菊分类:绘画作者:项圣谟时间: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16.6x51.3;
2025-01-03 19:33:07 - 品名:清陈澧书札 致峻之贤友庚申岁二书札分类:法书作者:陈澧书体:行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昨得手函。欣悉读书有味。奋兴不已。仆向以足下少年有志。甚为难得。今更能如此。尤可喜也。近日必有进境。凡
2022-03-03 03:21:20 - 《清拓隋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铭册》,隋仁寿二年(602年)刻,墨拓,剪裱册页三开。每开纵30厘米,横34厘米。马衡先生捐赠品。此铭刻于隋仁寿二年(602年)四月。楷书颇为佳妙,故为世所重,至有翻刻牟利者
2024-09-02 08:58:08 - 品名:宋搨武冈帖(十) 唐高闲此斋帖分类:法帖作者:高闲;Gaoxian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高闲书。(楷书)。此斋破除。京中所得物犹未尽。岂得更受相助钱物。劳道此意。便令却还本主。请捡
2023-10-28 21:47:18 - 品名:民国陶芸楼等瀛海彩珠 (五)分类:绘画作者:胡念祖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3x27;全幅:31x62;
2024-12-18 00:22:26 - 品名:清袁枚行书四言联轴分类:法书作者:袁枚书体:行书数量:二轴语言:汉文释文:习勤忘劳。学逸成惰。简斋袁枚时年七十有九。藏品尺寸(公分):71.6x18.4;全幅:127.5x23.3;
2021-05-11 15:27:07 - 品名:清阿尔粺劲翮宣威图 鹰分类:绘画作者:舒穆禄阿尔粺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35.4x24.7;
2024-10-07 14:33:57 - 品名:高丽圆证国师塔铭并碑阴墨拓本轴分类:拓片书体:楷书数量:二轴语言:汉文
2021-02-17 2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