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弘嵩《大智度论残卷》
作者:安弘嵩 隶楷 2024-09-12 16:39:29
安弘嵩《大智度论残卷》(局部)纸本,隶楷书 25.1×34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智度论残卷》卷后款识云:“卷第五十五第廿八品,法师慧融经比丘安弘嵩写”。此卷写经书法楷中间行,隶意相当浓厚,可以看出是从隶书脱化而成的。其行笔沉着,墨色浓郁,自然劲畅。《大智度论》是阐释佛典《大品般若经》的论书,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汉译,共一百卷。此卷抄写其第五十五卷第廿八品,卷首已残,原卷首残缺,仅余八接纸,每接纸28行,行十九字不等。
敦煌曾出土另一卷《大智度论》,抄写第五十九卷第卅六品,亦题安弘嵩写,笔迹与此卷相同。
汉字书体自汉末至魏晋时期,经历了由隶至楷的演变。北凉地处西域,其传世墨迹和碑刻中的字体较之中原同时期作品,保留了较多的隶意,且笔势峭拔,风格独特,书法史上称为“北凉体”。此卷为代表之作,极为珍罕。
安弘嵩“十六国”时期北凉国(397—460年,定都张掖)的一位“经比丘”,即专事佛经译写的僧人,事迹不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安弘嵩《写经残卷》 隶楷中带行法,流利劲畅,墨韵沉著,可谓难得的精品。
标签:安弘嵩,大智度论残卷


猜你喜欢:
- 品名:八段锦 无款调理脾胃须单举分类:绘画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23.9 x14.5;
2024-12-25 20:34:21 - 品名:淳化祖帖(二) 晋王廙七月帖分类:法帖作者:王廙书体:草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七月十三日。告籍之等。近日遣王秋书不具。月行复半。念汝独思。不可堪居。奈何奈何。雨凉不差。
2024-03-14 18:49:56 - 全称“魏故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徐州刺史太保东平王元君志铭”。志文正书,共三十四行,行三十三字。北魏建义元年(五二八年)刻,一九一九年在河南洛阳安驾沟出土。此志曾归固始许氏、武进陶氏,现藏辽宁省
2025-02-18 10:34:53 - 张孝祥《柴沟帖》 纸本 行书 纵33.5厘米 横38.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帖凡七行,三十八字,其中第二行行首三字已大部残缺。系张孝祥写给友人养正的一通信札札中张
2024-09-06 14:47:39 -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纸本,行书 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
2025-03-27 17:33:12 - 品名:明董其昌尺牍 (一)分类:法书作者:董其昌书体:行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其昌尝见漕舟过淮。皆以端午报闻。今年赖老公祖恩威督率。此时青雀黄弦之轴必折济上矣。两运贤劳。兼以宿望高秋仗钺为期匪远
2023-08-14 04:55:24 - 品名:元人游骑图轴分类:绘画数量:一轴藏品尺寸(公分):178.8x121;
2024-11-04 10:09:04 - 品名:明人诗札册(一) 以叡行书记事分类:法书作者:以叡(姓名待考)书体:行书数量:一幅语言:汉文释文:正德戊寅(西元一五一八年)冬。驾幸维阳(点去)。河冰方合。上问。冰何时解。权珰彬对曰。立春后始解
2023-09-13 19:04:15 - 高凤翰《草书杜甫句五言联》 ,南通博物苑藏。释文: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款署:乾隆戊辰之春,书杜句作为斋联。檗琴老人南阜左手。【资料来源】南通博物苑网站
2024-11-06 08:12:47 - 品名:鸟谱(四) 金丝麻鹩分类:绘画数量:一幅藏品尺寸(公分):40.5x43.5;对幅:40.5x43.5;
2024-08-27 05:53:21